【亿邦原创】本年3月初,杜宏林再次飞往东南亚,在越南、马来西亚、泰国深化评价能否将部分供应链从国内搬迁至此。
尽管两年前他就开端考虑这件事,并数次飞往当地进行调查,但直至本年,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一上马就宣告对我国产品加征关税,他意识到“拓荒海外供应链得提速了”。
杜宏林的公司是亚马逊美国站大卖家,一起也经过当地经销商进入线下商场,此次加征关税天然会对其带来不小的影响。为了涣散潜在危险,拓荒新商场以及把部分供应链外迁至不受关税壁垒影响的当地,是他最中心的两个应对方案——而比较于拓荒新商场(可从添加亚马逊站点着手),外迁供应链前期难度更高、更为扎手。
面临关税壁垒骤升,我国出口企业——不管传统外贸企业仍是跨境电商企业,必然寻求供应链重构。其间一个重要办法便是出产基地多元化。杜宏林不是个例,且与许多同行比较,他的举动速度现已慢了。
嘉御本钱创始人、董事长卫哲此前就表明,“咱们投的(跨境)企业要求每年都有部分供应链外迁,做得比较快的,现已有20%产能在海外了,做得比较慢的还在建厂”。
在其看来,供应链是否要外迁,首要看两个目标:一是年出售规划,二是美国事务量占比。“假如有必定体量,在美国加关税的状况下,把供应链外迁将更具优势;假如年出售额仅有一两个亿,暂时不必考虑,不然将因小失大。假如美国事务占比到达50%及以上,那么供应链至少需求预备好外迁20%-30%。”
而就在当地时刻4月2日下午,美国特朗普政府又宣告了酝酿已久的“对等关税”方案,包含:
1、对一切国家征收10%的“基准关税”(美国东部时刻4月5日0时01分收效);
2、对美国交易逆差最大的国家征收个性化的更高关税(美国东部时刻4月9日0时01分收效),如对我国产品征收34%的关税、对欧盟产品征收20%的关税、对越南产品征收46%的关税、对日本产品征收24%的关税、对泰国产品征收36%的关税等;
3、没有将加拿大和墨西哥列入新的对等关税名单,但此前宣告的针对特定职业的关税依然适用(如对进口轿车征收25%的关税)。
紧接着,当地时刻4月9日,白宫发言人表明,从美东夏令时刻4月9日00:01起,美国将对我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进一步加征关税,其关税税率将到达104%。4月10日,美国总统特朗普又在社媒上宣告对我国产品关税税率进一步进步到125%,一起对部分国家暂停“对等关税”90天以进行商洽。
这标志着美国交易方针产生根本性改动,国际交易将迎来历史性拐点。尽管终究成果还难以预料,但关税全面上涨必定会让美国零售商、进口商及顾客落井下石,其他国家对美交易比重较大的企业也将遭到极大的冲击。除了肉眼可见的本钱上涨、定价上涨,对我国外贸企业来说,也需求进一步考虑、评价供应链全球化网络布局以增强灵敏性。
在此,亿邦动力盘点总结了近20家各类型、各品类头部出海企业布局海外供应链的状况,以供广大读者参阅。
01
供应链全球化,没人能独善其身
文丨何洋【亿邦原创】本年3月初,杜宏林再次飞往东南亚,在越南、马来西亚、泰国深化评价能否将部分供应链从国内搬迁至此。尽管两年前他就开端考虑这件事,并数次飞往当地进行调查,但直至本年,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...
修改|袁斯来
越南,接壤广西,土地细长而近海,以胡志明市与河内为南北中心,招引了大批我国家电与电子工业集合,当今成为它们辐射海外的热土。
TCL、海尔智家、美的、格力等耳熟能详的家电企业都已在越南开设工厂并拓宽当地商场。TCL1999年进入越南,现在在当地一家规划较大的工厂每年可出产800万台电视产品。
美的1997年已开端布局越南,随后2006年在当地买地建厂,2007 年正式投产,现在职工已有近2000人,首要出产电饭煲、电扇、电磁炉和暖风机等8大品类。
我国家电企业到来之际,三星、LG、松下、索尼等日韩品牌更早进入越南。为满意旗下多产线出产需求,上世纪90年代,三星带着供货商进入越南,在方针支撑下逐步树立出产园区及基础设施。当今,三星的出产基地已扎根于越南南北部,雇佣当地近10万职工。
中日韩颇具野心的企业纷繁来到越南,催生当地工业链路渐趋完善,成为制作业搬迁的新站点。当关税盈利到来之际,有出海需求的企业密布前往越南,借之出口欧美等高消吃力商场。
据越南方案与出资部外国出资局数据显现,截止2023年8月,越南已累计到位外商出资项目资金2871亿美元。外资对越南趋之若鹜的一起,越南本乡已开端转型,向高附加值工业歪斜,企业也面临新的选择阶段。
早在20世纪90年代,越南便已倍受中、日韩等企业重视。
我国较早出海越南的家电企业以TCL为代表。TCL1999年在越南南部出资建造了第一个电视工厂开端,随后连续在越南南部和接壤国内的北部地区建造TV智能制作基地与智能音视频终端产品制作基地。
文|胡依婷修改|袁斯来越南,接壤广西,土地细长而近海,以胡志明市与河内为南北中心,招引了大批我国家电与电子工业集合,当今成为它们辐射海外的热土。TCL、海尔智家、美的、格力等耳熟能详的家电企业都已在越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