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标题:襄汾县举行2023年“农商银行杯”烧饼创业立异技术大赛(引题)
擀面刷油双面烙 香馥馥的烧饼出炉啦(主题)
山西晚报记者 刘江 通讯员 张东明
为推进“襄汾烧饼”技艺传承和工业展开,8月12日,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2023年“农商银行杯”烧饼创业立异技术大赛鸣锣开赛。20组民间烧饼师傅现场比拼,立异烧饼制造,展现手艺技术,传承美食技艺,激起创业生机。
当日上午,在襄汾县城丁陶广场上,十多个炉子规整摆放,擀面杖、刷子、铲子等一应俱全。只听一声锣响,烧饼师傅带着面团和独家秘制配料,分两批上场。
收拾案板,调整火候,拿出面团,裹上油酥、调料,只听擀面杖敲击案板的声响此伏彼起,面饼刷油在炉上烤制的刺刺声不绝于耳。糖饼、枣花饼、油酥饼、椒盐饼、三角饼……选手们各显“神通”,制造出花样繁多的烧饼,共同的香气充满在赛场周围。
8月12日,襄汾县2023年“农商银行杯”烧饼创业立异技术大赛现场,评委对选手们做的烧饼进行评选。山西晚报记者刘江 摄
通过两个多小时的剧烈竞赛,来自汾乡镇的吴彩峰、司莎莎终究取得冠军。吴彩峰本年44岁,原来是一名大卡车司机,直到31岁时才转行做烧饼,现在汾城汽车站邻近开了个饼子店,生意还不错,每天可以卖出200多个烧饼,这些年靠着打饼子日子过得红红火火。
“襄汾烧饼”源于农耕年代,兴于古晋、盛于明清。一只“小烧饼”,富民“大工业”。20世纪90年代,从襄汾县永固乡永固村的3名乡民到北京打饼子营生开端,到现在,全县外出从事烧饼工业的人数达2万余人,广泛京、津、冀等全国十几个省市区。
选手在竞赛现场大秀技艺。
现在,“襄汾烧饼”逐渐形成油酥饼、千层饼、麻酱饼、椒盐饼、糖饼,夹蔬菜、鸡蛋、腊肠、肉丝的夹心饼等系列产品,不断移风易俗,推进烧饼制造工艺、质量和口味继续提高。
本年37岁的本来利是参赛选手中的佼佼者,也是一位“饼二代”。他从16岁起便跟着爸爸妈妈在北京打饼子。两年前,有了必定积储的他决议返乡创业。现在,本来利不仅在永固乡开设了一家食物加工厂,还在侯马市区具有一家1400余平方米的餐饮店。他还依托制造特色美食短视频,成为一名具有200多万粉丝的“网红”美食博主。
小烧饼承载大民生,小烧饼成果大愿望。通过多年的尽力、几代人的斗争,襄汾烧饼在创业中立异,在革新中展开,逐渐成了大工业,越来越多的襄汾人靠着烧饼打开了创业门、走上了致富路。现在的襄汾“饼子大军”也正逐渐生长为一支当之无愧的“致富大军”“工作大军”。据了解,在襄汾全县,烧饼职业每年可发明经济效益6亿元,烧饼亦从“小县城”迈进了“大城市”,从“营生技”转成为“致富经”。
评委现场打分。
一只“小烧饼”,成果富民“大工业”。近年来,襄汾县一直把“襄汾烧饼”工业展开作为富民强县的重要抓手,为进一步推进“襄汾烧饼”品牌化展开,该县成立了“烧饼协会”,展开技术训练,建立了安稳的劳务输出途径,注册了“晋襄酥”商标,谱写了歌曲《烧饼之歌》,设立了“襄汾烧饼”街头快餐车,山西省烹饪餐饮饭馆职业协会还颁发襄汾县“山西烧饼之乡”荣誉称号。这些重要行动将“襄汾烧饼”逐渐面向“品牌化、连锁化、标准化”展开,让烧饼成为襄汾响当当的“工作手刺”“富民工业”。
来历:山西晚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