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亿邦原创】本年3月初,杜宏林再次飞往东南亚,在越南、马来西亚、泰国深化评价能否将部分供应链从国内搬迁至此。
尽管两年前他就开端考虑这件事,并数次飞往当地进行调查,但直至本年,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一上马就宣告对我国产品加征关税,他意识到“拓荒海外供应链得提速了”。
杜宏林的公司是亚马逊美国站大卖家,一起也经过当地经销商进入线下商场,此次加征关税天然会对其带来不小的影响。为了涣散潜在危险,拓荒新商场以及把部分供应链外迁至不受关税壁垒影响的当地,是他最中心的两个应对方案——而比较于拓荒新商场(可从添加亚马逊站点着手),外迁供应链前期难度更高、更为扎手。
面临关税壁垒骤升,我国出口企业——不管传统外贸企业仍是跨境电商企业,必然寻求供应链重构。其间一个重要办法便是出产基地多元化。杜宏林不是个例,且与许多同行比较,他的举动速度现已慢了。
嘉御本钱创始人、董事长卫哲此前就表明,“咱们投的(跨境)企业要求每年都有部分供应链外迁,做得比较快的,现已有20%产能在海外了,做得比较慢的还在建厂”。
在其看来,供应链是否要外迁,首要看两个目标:一是年出售规划,二是美国事务量占比。“假如有必定体量,在美国加关税的状况下,把供应链外迁将更具优势;假如年出售额仅有一两个亿,暂时不必考虑,不然将因小失大。假如美国事务占比到达50%及以上,那么供应链至少需求预备好外迁20%-30%。”
而就在当地时刻4月2日下午,美国特朗普政府又宣告了酝酿已久的“对等关税”方案,包含:
1、对一切国家征收10%的“基准关税”(美国东部时刻4月5日0时01分收效);
2、对美国交易逆差最大的国家征收个性化的更高关税(美国东部时刻4月9日0时01分收效),如对我国产品征收34%的关税、对欧盟产品征收20%的关税、对越南产品征收46%的关税、对日本产品征收24%的关税、对泰国产品征收36%的关税等;
3、没有将加拿大和墨西哥列入新的对等关税名单,但此前宣告的针对特定职业的关税依然适用(如对进口轿车征收25%的关税)。
紧接着,当地时刻4月9日,白宫发言人表明,从美东夏令时刻4月9日00:01起,美国将对我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进一步加征关税,其关税税率将到达104%。4月10日,美国总统特朗普又在社媒上宣告对我国产品关税税率进一步进步到125%,一起对部分国家暂停“对等关税”90天以进行商洽。
这标志着美国交易方针产生根本性改动,国际交易将迎来历史性拐点。尽管终究成果还难以预料,但关税全面上涨必定会让美国零售商、进口商及顾客落井下石,其他国家对美交易比重较大的企业也将遭到极大的冲击。除了肉眼可见的本钱上涨、定价上涨,对我国外贸企业来说,也需求进一步考虑、评价供应链全球化网络布局以增强灵敏性。
在此,亿邦动力盘点总结了近20家各类型、各品类头部出海企业布局海外供应链的状况,以供广大读者参阅。
01
供应链全球化,没人能独善其身
修改|袁斯来
越南,接壤广西,土地细长而近海,以胡志明市与河内为南北中心,招引了大批我国家电与电子工业集合,当今成为它们辐射海外的热土。
TCL、海尔智家、美的、格力等耳熟能详的家电企业都已在越南开设工厂并拓宽当地商场。TCL1999年进入越南,现在在当地一家规划较大的工厂每年可出产800万台电视产品。
美的1997年已开端布局越南,随后2006年在当地买地建厂,2007 年正式投产,现在职工已有近2000人,首要出产电饭煲、电扇、电磁炉和暖风机等8大品类。
我国家电企业到来之际,三星、LG、松下、索尼等日韩品牌更早进入越南。为满意旗下多产线出产需求,上世纪90年代,三星带着供货商进入越南,在方针支撑下逐步树立出产园区及基础设施。当今,三星的出产基地已扎根于越南南北部,雇佣当地近10万职工。
中日韩颇具野心的企业纷繁来到越南,催生当地工业链路渐趋完善,成为制作业搬迁的新站点。当关税盈利到来之际,有出海需求的企业密布前往越南,借之出口欧美等高消吃力商场。
据越南方案与出资部外国出资局数据显现,截止2023年8月,越南已累计到位外商出资项目资金2871亿美元。外资对越南趋之若鹜的一起,越南本乡已开端转型,向高附加值工业歪斜,企业也面临新的选择阶段。
早在20世纪90年代,越南便已倍受中、日韩等企业重视。
我国较早出海越南的家电企业以TCL为代表。TCL1999年在越南南部出资建造了第一个电视工厂开端,随后连续在越南南部和接壤国内的北部地区建造TV智能制作基地与智能音视频终端产品制作基地。
公司近期发表的组织调研纪要显现,现在订单正常,各工厂出产安稳,未呈现客户撤销或削减订单的状况。针对美国对越南或许加征的关税,公司已拟定不同应对计划,并与客户坚持亲近交流。此外,越南工厂所需原材料中,当地收购占比已超50%,中国内地原材料占比降至约30%。
公司越南出产基地供电正常,未受近期越南停电事情影响。2024年,华利集团营收同比增加19.35%至240.06亿元,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20%至38.40亿元。
危险提示: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商场有危险,出资需谨慎。
本文源自:金融界
作者:A股君
转眼间,来到了2021年的终究一个月。
2021年,或许关于每个人的含义都是不同的,但总有一些时间,全民能一同重视一个事情,同享一种心情,共存一份信仰。
在交际媒体年代,每一次刷屏,都是全民共情时间的最佳表现。
当咱们站在2021年的尾巴上,回望这一年的刷屏时间,或许会感到欢欣振作,或许会有惋惜丢失,或许能燃起期望。
你,预备好迎候“回想杀”了吗?
记者看望青岛多家货代公司发现,本年旺季不旺,美西航线降幅最大
在阅历了一年多时刻的疯涨之后,高居不下的海运价格迎来断崖式跌落。记者看望青岛多家货代公司了解到,三季度通常是海运的旺季,但本年却“旺季不旺”,美西、美东、澳洲等航线的价格都有了大幅度的跌落,其间美西航线的价格更是从高峰期时的1.8万美元降至2400美元。费用暴降的背面是海运的不断降温,从前“一箱难求”的集装箱现在呈现了很多搁置,各船运公司的铺位也非常足够。
海运价格回到两年前
从事了十多年货代职业的刘先生怎样也没想到,上一年1万美元还订不上铺位的美西航线,本年现已降至2400美元,回到了2020年头的水平。刘先生的阅历是青岛很多货代公司近两年的一个缩影。本年9月以来,海运价格开端“跌跌不休”,记者看望青岛多家货运署理公司了解到,美西、美东、欧洲、澳洲等首要航线价格呈现了不同程度的跌落,其间以抢手的美西航线降幅最大。青岛一家货代公司工作人员王女士介绍,40英寸的标箱发往美国,价格大约在2400美元左右,而该航线上一年基本上保持在1万美元左右,最高时乃至到过1.8万美元。
据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我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(CCFI)数据显现,9月30日发表的美西航线运价指数降幅最大,达11.3%。而其他如东南亚航线、地中海航线、澳新航线、南美航线、东西非航线、波红航线等降幅分别为2.8%、5.7%、5.2%、11.2%、5.8%、10.4%。
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FBX指数显现,截止到9月26日,FBX集装箱海运价格平均为4029美元,较上一年9月份的前史高点现已跌落63.8%。其间,我国/远东—北美西海岸航线运价较上一年最高运价水平跌落85.7%,我国/远东—北美东海岸航线运价跌落68.8%,我国/远东—北欧航线运价较本年1月最高点跌落53.2%。
海运价格不断下降的背面,是全球运力正在不断被开释。记者采访多家货代公司了解到,现在基本上都能预订到适宜的铺位,而在上一年海运最火爆的时分,很难预订到适宜的铺位,货品只能在港口等候。
集装箱不再“一箱难求”
伴随着海运价格不断跌落的,是集装箱供需联系的改动。从前“一箱难求”的集装箱,现在呈现了搁置。
记者采访多家货代公司了解到,现在集装箱非常富余,各种类型的集装箱都能够预订。此外,集装箱运价在2021年迎来高峰时期,价格在20多元人民币每公斤,是疫情前的3倍左右,上一年最旺的时分,冲到了26元人民币每公斤,现在,集装箱运价已回归至12元人民币每公斤。
在青岛运营着一家跨境电商企业的陈先生对此感受颇深,在他印象中,上一年最紧俏的时分,甭说船公司的铺位了,商场上连集装箱也非常火爆,把货品送到码头后,因为排队等舱的货品太多,等了好几天货也入不了舱。但近段时刻这种状况呈现了显着的改动,不光海运费用大大下降,集装箱类型能够自由选择,连发货时刻也有选择的地步。
集装箱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。业内人士泄漏,近两年,伴随着海运的火爆,青岛港周边新增了不少寄存集装箱的场所,伴随着集装箱的降温,这些场所现在都呈现了搁置,乃至有些场所现已开端对外租借。
航运巨子马士基在9月27日发布了最新一期的亚太商场洞悉指出,因为通胀压力和动力成本上升,欧美经济远景日益失望,集装箱航运商场正面对微弱逆风。最新经济数据显现,5月到7月,区域集装箱量呈现负添加,亚洲算计出口量下降1.1%,进口量下降8.3%。集装箱运价有所下滑,SCFI(新版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)自6月以来大幅下降,至9月每标准箱约3000美元,回到与2020年12月相同水平。
多家船公司连续停航
海运费用大幅下降,受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船公司。据央视财经报道,不少船公司连续开端停航,以改动供应过剩的局势。海运咨询机构德鲁里发布的数据显现,从9月19日到10月23日的5周里,在跨太平洋、跨大西洋、亚洲-北欧和亚洲-地中海等首要航线一共750个预订航次中,撤销了122个航次,撤销率为16%。其间,全球三大航运联盟连续算计撤销了101个航次。
事实上,在曩昔的两年,全球各大船公司可谓赚的盆满钵满。全球海运巨子马士基集团财报发表,该公司2021年全年营收为620亿美元,同比添加55%,全年息税折旧摊销前赢利(EBITDA)添加了两倍,到达创纪录的240亿美元,创下丹麦企业有史以来最高盈余水平。其他全球首要船公司,如地中海航运、达飞轮船和赫伯罗特也都迎来了成绩暴升。赫伯罗特在2021年的息税折旧摊销前赢利为128亿美元,同比添加316.1%;而达飞集团2021年的净赢利更是同比大涨超越900%。据航运咨询公司德路里(Drewry)估量,集运业2019年算计获利仅约70亿美元,2020年扩展至260亿美元,2021年更飙升至2100亿美元,这一数字在2022年有望涨至2700亿美元。
多重要素导致海运价格暴降
海运价格的暴降来得如此猝不及防,事实上,每年的三季度是传统意义上的货运旺季,但本年却罕见地呈现了旺季不旺的局势。
商务部研究院世界商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明,从供应方面来讲,咱们为下降运价做出了一系列的尽力,包含添加集装箱,与海运公司签定长时间协议等。另一方面,从需求方面来讲,因为欧美经济相对逐渐进入阑珊,它开释出的需求少了,交易相对疲软,在这种状况下需求不旺,我国出口订单削减,海运的事务也就呈现回落。
上海世界航运研究中心首席咨询师张永锋表明,虽然世界集装箱海运即期运费相对上一年高位跌落较多,但全体仍高于疫情前水平,从职业周期来看,疫情前集运商场现已处于触底上升阶段,之前两年受疫情影响较大。当时的运费回落也是正常的动摇,是一种相对理性的回调。
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海运价格的跌落,在张永锋看来,首要,欧美继续补库存力度较大,产品库存高企,例如美国三大库存目标都处在高位;其次,美联储继续加息布景下,疫情补助撤销,全球流动性收紧,全球首要经济体深受原材料和动力价格上涨、高通胀的影响,消费需求都受到较大冲击;一起,境外区域产能复苏也必定程度上削减了自我国进口产品的份额;别的,境外港口的拥堵状况全体有所缓解,船只周转率和准班率快速提高,而船只装载率有所下滑,这些要素都促进海运价格的回调。(观海新闻/青岛晚报记者 李沛)